close

P1120707.JPG

 

離開宮島後,我們前往廣島搭乘高速巴士回大阪。

夜晚搭乘高速巴士,不僅省錢、免去轉車困擾還可以順道休息,

我們坐的巴士有上下兩層,

下層是兩排座,上層則是三排座,

位置其實不大,

上車後沒多久就昏睡了(畢竟跑了一整天),

再醒來已經在高速公路上,

只見窗外一片漆黑,

與台灣偶有看板閃過之畫面完全不同XD

在黑夜的催眠下,高速巴士讓人完全達到休息的功能~

 

P1120699.JPG

 

廣島→大阪:高速巴士(5小時10分),票價5000圓

                   鐵路(5小時36分),票價5460圓。

                   坐法:JR快速‧系崎行→【三原】山陽本線→【姬路】山陽本線新快速‧野州行

回到大阪第二天,我們搭乘電車從日本橋到北浜(不只東京有日本橋,大阪也有日本橋XD),

北浜屬於中之島的一部分,

中之島地名的由來,

來自大阪主要河川淀川的支流─大川,

在天滿地區一分為二:土佐堀川與堂島川,

中間的土地即命名為「中之島」。

大阪的經濟、行政與文化中心係由此為中心向南北發散,

作為大阪發展的起始點,高樓大廈間其實夾雜不少歷史建築,

來此處散步一天,可以感受不同時期的大阪面貌。

中央公會堂

為了連結河中沙洲與陸地間的交通,

在北浜一帶建造了多座橋樑,

前往中之島的橋樑即有錦橋、水晶橋、難波橋等。

這些橋樑在近代幾乎都加設了寬廣的人行道,在冬日清晨,車輛不多時步行,特別舒爽。

 

難波橋 P1120722.JPG

 

中之島作為政治文教區域,除了大阪公會堂、圖書館外,還包括美術館,

例如以收藏中國與韓國數千件陶瓷為名的「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在1982年成立。

這座外觀方正、貼滿深淺褐色磁磚、低調的建築物,曾經得過1984年的「建築美協獎」。

 

P1120727.JPG P1120724.JPG

 

P1120726.JPG

 

 

這些建於戰後、鄰近公會堂的新式建築,高度均未超過大阪公會堂,在方圓百里內除了必要的建築物(如地鐵出口、美術館),

沒有多餘的建築物,徹底地凸顯了公會堂的重要性與美觀度。(你無需閃躲變電箱、電線桿等障礙物,就可以完整地拍到建築整體)

 

P1120731.JPG

 

在1918年由股票經紀人岩本榮之助出資100萬日圓建成,

建築藍圖經過競賽後由岡田信一郎奪得最優秀獎,

再經辰野金吾與片岡安稍做修改後建造。

 

P1120764.JPG

P1120741.JPG

 

該棟建築經過戰爭再到戰後,建築內外有受損與腐朽現象,

為了讓公會堂重展容顏,並長久陪伴大阪市民,

1999年展開為期4年的修復工程,2002年完工後被指定為重要文化遺產。

 

3.jpg

 

工程主要進行「免震裝置」安裝與整體修復,

前者延長建築本體的安全性與保存期限,後者則回復建築整體價值,使其再生。

從公會堂正門進入,可見大集會室門口,可從旁邊的樓梯走上二樓,

二樓有大集會室,三樓則為小集會室與特別室。

其他空間則是小型會議室,地下一樓還有餐廳與賣店,

民眾可以申請使用小型會議室,表演團體則可申請中、大型集會室,

整體內部配置以利於民眾使用為出發點。

 

2.jpg

 

與我們碰面的大阪教育委員會植木先生以投影片解釋公會堂的簡歷跟施工概要,

公會堂的修復可分為:免震工程、外觀修復與內部修復。

由於日本地震頻繁,為了延長古蹟壽命以及人身安全,

免震工程經費占了整體經費的三分之一,顯示其重要性。

由於中之島地下水位較其他地方更高,如何「斷水」,是工程首要目標,

原先公會堂底下松木柱林立,考量木柱受潮與耐震程度,

決定全數汰換,建立新的地基。

首先從地基四周下挖約25公尺,做出一層水泥連續壁,

確保斷水後,插入鋼筋連結原先的紅磚柱礎,再設立臨時樁與免震裝置

成為與土地分離、地基掏空的建築體,這種設計在地震襲來時,

以橡膠等構成的免震裝置(壽命約60年)會跟著搖晃抵銷震波,搖晃尺度可達60公分,

磚造地基也遠離地下水侵蝕,

不管在空間或時間上都擴增了,

是經過多次討論與精密計算的大工程,耗時2年才完成的地基工程。

 

1.jpg

 

外觀修復則以防止面瓦掉落,以及牆面清潔、夜間照明工事為主。

公會堂整體為磚造建築,外牆是磚牆外貼化妝面瓦(與台灣總統府面瓦相似),再飾以灰白色洗石子飾帶。

為防止面瓦剝落,採取將EPOSHI(類似環氧樹脂)注射進面瓦縫隙中,其產生之黏著性,可補強孔縫與加強密合度。

夜間照明則採用光纖照射,在外牆可見導引設備,

燈具壽命長且不產生熱,節能又不傷害建築表面,光線分布均勻,效果頗佳。

此外,為避免鳥害,確保牆面清潔,也花了一番心思(時久忘記他們的作法),

不過還是不能百分百控制鳥類行動。

 

4%5C.jpg 

 

從上述公會堂內部照片,可見其內部裝飾之精緻。

今日公會堂內部與當年並無太大差別,僅增加了窗簾和地板,

舊時的木摺壁與鑲嵌玻璃則是一片片拆下,清洗與修補後再裝回,

為了不破壞舊有的天花板,現代設施如冷暖器、灑水設備等都需精心隱藏,

這些裝飾中又以三樓會議室的「開天闢地」壁畫最為雄偉、重要。

這幅壁畫描繪日本的神話故事,是在灰泥上貼布後,再以油彩作畫,

經過修復後又重現當年光彩。

 

P1120865.JPG

P1120873.JPG

P1120878.JPG

5.jpg

 

走在室內,眼角餘光常會看到讓人驚艷的細節,如窗戶的五金、鑄鐵欄杆等,

 

6.jpg

 

還有復古的電梯,轉角的吊燈(原先為瓦斯燈,但近年改成電燈後就僅作裝飾用)等。

 

7.jpg

 

地下室更留下修復前後的對比牆面,也保留了舊時的折疊木椅。

 

8.jpg

 

位在地下室的「中之島俱樂部」,

更以豪邁的用三顆蛋製作一個蛋包飯聞名,往往中午過後限量蛋包飯就搶購一空,

當日我們也目睹餐廳還未開放,客人就已安靜坐在木椅上等候成一排長龍的景象。

 

9.jpg

 

不管今昔,

大阪公會堂都襯職扮演其角色,

持續陪伴市民休閒、娛樂與學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92030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