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近廣島的宮島,也是日本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宮島自古作為供奉神的島嶼,又稱為「嚴島」,
因為神道教對自然的敬拜,
島上許多自然景觀得以維持。
目前宮島屬於瀨戶內海國立公園的一部分,
島上的翠綠山巒配襯蔚藍海水,
與松島、天橋同稱為「日本三景」。
與同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明治神宮和日光東照宮相較,
嚴島神社感覺較為平易近人,
大概因為位於海邊,且島上雖然林蔭蓊鬱,卻不顯陰暗的關係。
從廣島原爆紀念公園搭乘廣島電鐵到宮島口站,
再搭乘JR經營的渡輪,約莫10分鐘船程,
便可見巨大的紅色鳥居映入眼簾。
高達16.8公尺(與奈良東大寺大佛相當)的鳥居是神社的代表性入口,
由於建築位址位於潮間帶中,
能靠近鳥居的時間僅有退潮時。
當天正逢退潮,得以近距離觀察,並看見神社建築下密密麻麻的支撐柱。
站在下面俯瞰,除感受人的渺小,也讚嘆古時人們對神的敬拜之心,
使他們建造出這座海上神社。
由於神社內多數建築都被指定為「國家文化財」或「重要文化財」,
為維持建築的整潔與修繕費用,使用者付費(300日圓)的做法是為必要,
神社內巨大整齊的檜皮葺屋頂、因應海水漲退而設計縫隙的主殿長廊與百年吊燈籠,
還有從寺殿中望向鳥居時的「方形」水域,這些硬體設備於風災等災難中一次次修復。
除了神道教的寺廟,宮島也有佛道的據點,
形成「神佛習合」的社寺相依情景。
附近的豐國神社,就是豐臣秀吉時期為了供奉陣亡將士而蓋的經堂,
又稱為千疊閣(據說能容納857塊榻榻米),
其外觀頗為樸素(因為處於未完成狀態),幾乎沒有上漆,
走進墊內,上方梁柱為原始未修整的原木,
層疊向上搭架出高聳的空間,
內部空間寬敞,僅有從迴廊透入的幽微光線,
映照擺設於殿內的書畫,
頗有助於心境的沉澱。
此外,還有大願寺、大聖院等佛寺,
更少不了引人注目的五重塔。
參觀完神社後當然也要拜訪當地的巷弄。
靠海的小島依賴海洋物產,
可見烤牡蠣等攤販,
還有小小的土產店,被視為「神使」的鹿群三三兩兩在路旁休息,
印象最深刻的仍是作為「神之領域」而得以保留的山林及清澈水圳。
為了趕搭之後回大阪的車班,我們在夕陽西下前乘船離開宮島。
望著波光粼粼的海面,漸遠的朱紅鳥居,
期待日後再訪。
註1:最近看了日本漫畫家樹夏實的《出雲傳說》,
該書以日本《古事記》等作為腳本,
書中探討不少日本神明與神話的由來。
讓人書寫此篇時有不少感覺。
延伸閱讀─2016年,遠流出版《建築遺產的私房導覽─西日本30選》,頁1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