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行程是在十點抵達姬路城,與木村勉老師、文建協加藤修造先生會合,
搭乘地鐵到達梅田站後,再轉搭JR東海道本線,時間約1小時12分(1680日圓),
姬路市的清晨乾爽舒適,有著湛藍的高緯度天空。
進入姬路城以前先拜訪小小的旅遊情報站,門口站著姬路娃娃XD,裡面有姬路城和鯱(ㄅㄨˊ)瓦的模型。
姬路城曾經在1934年經過一次解體工程,不過經歷多年後,建築仍有些部份需要再次整修,
因此從2010年4月至2015年3月,費時五年進行天守閣的整修工程。
我們拜訪的時候是2010年1月,工程宿舍已經在城外搭建完畢,文建協的加藤先生跟我們解釋:
「這次將要進行屋頂石灰層的補強,以及牆壁(白灰牆),還有最重要的結構補強。」
由於一年約有130萬人次參觀,如果有結構體不穩的問題發生,是很嚴重的問題,
而屋頂與壁面的泥灰,會隨著年限出現強度與防水度降低的問題,若出現漏水情況,對古蹟是嚴重的破壞(尤其城堡中有許多木造結構),
因此這次的整修不容小覷,為避免工程影響遊客參觀,光前置工程就花了總經費的二分之一(大部分是鷹架搭設),
為便於運輸工程材料,還搭建了四部工程電梯,兩座是運輸用,兩座用來搭載遊客;
負責這次修復的是文部省(政府),設計交由文建協(法人團體),而工程則由三家公司包下,文部省也負責招募工程師,
在修理費用的部分,由國家負擔65%,姬路市政府負責35%。
我們在城外聽完加藤修造先生解釋姬路城的修復工程,城內則請木村老師講解姬路城的保存過程,
在廣大的花園中,可以看到舊時的城跡,以及替換下來的巨大梁柱,
為了防禦敵人,在進入城門後,還需要走過蜿蜒的步道,一路上可以看到槍孔、糧倉等防禦設施,
天守閣中必須脫鞋進入,在日本常會碰到需要脫鞋的地方,不過館內通常會備有拖鞋和鞋袋。
室內因光線昏暗,且禁止使用閃光燈,因此小相機的拍照效果不佳,
但舉目所見是大尺度的梁柱結構,其中的建材不乏百年檜木。
在姬路城內部除了看結構、配置,還可以登高望遠一番,
為了維持姬路城周遭景觀,方圓百里內沒有一棟高樓(最高應該只有三層),
從天守閣的閣樓上,可以一覽姬路市市景,讓人心曠神怡,並近距離看到修過的鯱(ㄅㄨˊ)瓦。
白晝的姬路城,讓人讚嘆,到夜晚打上燈光,又是另一番面貌,
建議想細看姬路城的人,最好安排一天的時間,好好品味這國寶,
而另外一天,也許可以安排姬路市散策,來感受這城市寧靜之美。
註:姬路城在2015年修復完畢開放後,為了維護參觀品質,
決定自2015年5月10日起開始人數管制,一天15000人入場數,
為了讓民眾知道自己何時可入場,可查詢姬路城官網。
http://www.himejicastle.jp/cn_han/
想前往一睹風采的朋友,務必先看過再出發囉~
留言列表